
九月的川西高原,海拔三千多米的康定市新都桥镇,四川在建平均海拔最高的高速——康新高速公路建设正酣,其重要控制性工程新都桥隧道更是静默而坚定地向深处延伸。与往常不同的是,洞内并未出现人影纷杂、机械交错的场面,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巨型装备“独当一面”、精准作业。它就是国内先进的拱锚一体机。
近日,记者在中铁六局康新高速公路项目部隧道施工现场看到,这台“钢铁巨擘”的作业像是一场精准的“机械芭蕾”:钢拱架安装、锚杆支护、网片铺设等系列工序一气呵成;操作员在驾驶室内轻推摇杆,机械臂便稳稳抓起数吨重的钢拱架,精准送入指定位置。原本需要6至8人耗时数小时的高风险作业,如今只需2至3人半小时即可完成。
新都桥隧道为分离式隧道,是康新高速公路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该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围岩以碳质板岩为主,完整性差,还存在微瓦斯聚集,施工安全风险高。以往多台设备、多人交叉作业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人员长期暴露于高危环境,安全压力极大。
“拱锚一体机的投用,是我们应对高原复杂地质的一次重要技术突破。”中铁六局康新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设备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一机多用”,通过机械自动化和智能控制系统,将原有离散工序整合为连续流水作业,大幅减少人工作业与工序转换时间,施工质效显著提升。
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机械换人”的本质安全提升。设备自带稳定作业平台,机械臂可自动完成钻孔、安装锚杆等高风险工序,人员无需靠近掌子面,从根本上规避了塌方、落石等传统施工中难以避免的安全风险。
效率数据更具说服力。自该设备应用以来,新都桥隧道单循环作业时间平均缩短40%,日进尺显著提高,施工质量也因标准化作业而更加可控。工人从高强度体力劳动转向设备操作和技术管理,工作环境与劳动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据悉,康新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G4218联络线“雅安-叶城”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起于康定榆林,接康定过境段高速,止于新都桥镇东俄洛三村,全长约74公里。该项目于2024年9月全面动工,建成后将成为甘孜州高质量发展新动脉,对完善川西交通网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拱锚一体机的成功运用,不仅标志着川西高原隧道施工进入智能化、机械化新阶段,也为今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眼下,这条“钢铁巨龙”正不断向前掘进,以其精准、高效、安全的作业方式,为甘孜州交通建设注入全新动能。
(照片由魏娜 丁少宇提供)
(编辑:郑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