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时政 交通 交警 公路 物流 汽车 民航 铁路 邮政 深度 财经 人物 地方新闻 舆情 车生活 新视野 法律法规 行业新闻

四极联动,多维赋能! “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在蓉首发

2025-07-24 15:50:01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字体:

7月22日,两列满载元明粉、钛精矿的“北向班列”分别从成都、攀枝花鸣笛启程,驶向青岛、淄博;与此同时,首列满载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等货物的“北向班列”回程班列从青岛驶向成都。当天,两列“大湾区精品班列”也从成都和广州实现双向首发。同一时间实现两个班列、四地五列齐发。

从“长江班列”串联成渝—长三角,到“北向班列”贯通川鲁—京津冀,再到“大湾区精品班列”直链粤港澳,中国经济“四大增长极”首次通过钢铁动脉形成闭环串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通过班列通道接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动力引擎,以成都作为起点——实现区域协同、多维赋能的黄金通道网络开始形成。

四极联动协同,共绘发展新图景

2023年12月10日首发的“长江班列”,通过铁水联运,有效串联起成渝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较传统全程水运最高减少耗时三分之二,较全程铁路运输可降低成本约三分之一,形成了一条成本与时效兼顾的便捷物流通道。此次“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首发,实现了多向班列通道建设的关键跃迁,从依托“长江班列”的东向单线运营,发展为“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开通后的三轴协同网络,以班列线路贯通“四大增长极”,显著提升国家战略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效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物流支撑。

战略腹地支撑,赋能产业新布局

多向班列通道的完善,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的作用得到充分释放。班列线路构建起高效的要素流通通道,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引入成渝地区,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成渝地区的特色产品、优势产能也能通过班列快速对接沿海市场,推动形成“内陆生产、沿海输出”“沿海研发、内陆转化”的跨区域产业协作模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绿色引擎驱动,践行低碳新理念

铁路运输在能耗、碳排放等方面的优势,使多向班列体系成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班列运输单吨货物能耗大幅降低,单位周转量碳排放显著减少。多向班列的常态化运行,将引导大宗货物运输从公路向铁路转移,有效降低物流领域整体碳排放水平。绿色物流模式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更能推动物流行业树立低碳发展导向,带动相关产业在生产、运输、仓储等环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多向班列通道的全面开通,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它以交通物流为纽带,促进“四大增长极”深度联动,在提升要素流动效率、优化营商环境、践行绿色发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持续动力,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的深入实施筑牢物流纽带,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编辑:郑楠 )

  • 时政要情
  • 交通文旅
  • 公安交警
  • 港铁路航
  • 邮政物流
  • 乡村振兴
  • 交企在线
图片文章
  • 四极联动,多维赋能! “北向班列”“大湾区精品班列”在蓉首发

    四极联动,多维赋能!

  • 达州交通联动公安持续深入重拳整治“百吨王” 筑牢出行安全屏障

    达州交通联动公安持续

  • 万源:竭“警”全力,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万源:竭“警”全力,

  • 这些变化与您有关,成都开展出租网约车行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

    这些变化与您有关,成

  • 《四川日报》刊发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署名文章:发挥交通基础性先导性功能 推动交文旅“五个融合”

    《四川日报》刊发厅党

  • 畅通一条江!四川水运货物周转量上半年增长超40%

    畅通一条江!四川水运

  •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督导公路抢险及省道S438线叙威路地质灾害处置工作

    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督导

  • 展示良好旅游城市形象 高铁乐山站站前广场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展示良好旅游城市形象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人员查询 | 我要投稿 | 招聘信息 | 我要投诉>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电话:18701088869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安济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宝柱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