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厅印发了2024年在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安全专项检查结果,首次面向全省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从业单位系统性分析桥梁隧道工程安全治理成果与问题现状,旨在通过科学分类、深度剖析,做到精准施策,推动全省交通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管理迈上新台阶。
全域覆盖,风险管控到位
2024年厅组织第三方安全专业机构,累计检查项目24个,排查不良地质隧道244座次、特殊结构桥梁及高墩大跨桥梁216座次,涉及参建单位383家次,实现了墩高超过100米的在建桥梁、单个跨径大于200米的在建桥梁、剩余开挖里程超过3000米的低(高)瓦斯隧道、剩余开挖里程超过5000米的特长隧道全覆盖,以全域“体检”,精准定位行业通病,进一步强化在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监管基础。
深挖根源,破解管理顽疾
报告首次对问题成因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是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模糊、协同机制失效,导致“以包代管”“上热下冷”现象突出;
二是制度执行与风险防控脱节,部分单位对法规标准宣贯不足,一线人员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
三是现场管理失序,专项方案与施工实际“两张皮”,安全投入松散,人员资质短板明显。
创新管理,亮点成效显著
本次检查发现部分项目在安全管理上的创新实践值得推广。
➤铜资高速试点网格化管理,形成“三图三书三清单两统一”成果,风险管控效能显著提升;
➤镇广高速(川王段)、西香高速严格落实“三避让”原则,分别在边坡失稳、泥石流预警中快速组织人员撤离,成功避免人员伤亡;
➤泸石高速引入“星感云卫士”自动监测系统,两次精准预警泥石流灾害,保障现场人员安全;
➤沿江高速(新金段)、西宁高速依托信息化平台和数字指挥系统,实现隐患排查、风险监测的智能化管控,科技赋能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
压实责任,筑牢安全底线
通过系统性的问题分析,后续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合同履约,严禁无证、假证上岗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坚持安全管理关口前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三是全面启动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网格化升级,持续提升施工一线作业安全管理能力;
四是盯住重点,加强高墩大垮桥梁、瓦斯隧道专项管控,落实汛期“三管三应三落实”工作要求;
五是规范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确保突发事件需紧急避险等相关费用到位;
六是通过编制安全母索标准化图册和安全生产四新技术手册,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