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的遂宁,暑气渐浓。在遂宁市明星康年大酒店的培训教室里,300人济济一堂,一场特殊的“安全课堂”正火热进行。中国船级社专家许仁科剖析的交通运输典型隐患案例,让台下的企业负责人频频蹙眉——那些被忽视的细节,恰是日常运营中暗藏的“定时炸弹”。
这场专题培训恰似遂宁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理的一个缩影:从课堂上的真实案例警示,到厂区里的“专业安全问诊”,遂宁正以全链条的治理智慧,编织一张密不透风的交通运输安全防护网。
遂宁交通执法进企业开展邀请式执法服务
“被动整改”到“主动求医” 执法对象的观念之变
“自查时总怕有‘灯下黑’,不如请专业的人来做次全面体检。”7月4日,四川鑫宏浩运输有限公司厂区内,总经理陈林望着正在细致排查危化品运输车的执法人员,语气里满是踏实。这场特殊的“专业安全问诊”,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驻船山区大队创新的“邀请式”执法——企业主动“挂号”,执法人员带着专业工具上门“诊疗”,20辆危化品运输车的制动系统、应急装置在“透视镜”下无所遁形。
这样的转变并非偶然。两个月前,市交通运输局的帮扶督导工作专班进驻遂宁市宏晟货物运输有限公司,带着厚厚的问题清单督促整改。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企业的态度转变背后,是遂宁交通运输安全治理者的巧思:将刚性监管化作柔性服务,让企业从被动接受检查变为主动寻求帮助。正如陈林所说:“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政企联手才能让这条线更坚韧。”
遂宁交通执法宣传进企业
探索安全生产“五预”工作机制 全链条筑牢安全防线
在遂宁交通运输人的眼中,安全管理不能只盯着“出事之后”,更要做足“出事之前”的文章。近年来,全链条应用的“五预”工作机制成为守护交通运输安全的“定盘星”。
风险预判环节,遂宁把关口前移到“萌芽状态”。清晨六点,市交通运输局的安全工作群里已开始推送当日风险研判信息,这是“日研月判”机制的日常。今年以来,3次安委会、9次专题研判会、10份风险提示函像一道道防线,将暴雨天气下的道路塌陷风险、重型货车的制动隐患一一筛出。更有专家“智囊团”针对18类高风险场景开出“药方”,让风险防控有了科学依据。
安全预警环节,实现“点对点喊醒”。三级预警机制如同灵敏的神经末梢,5月全省最低的百公里6.65次GPS报警数,背后是市交通运输局直接对全市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精准推送的15万条安全提示短信。“今日我市有强降水过程,请减速慢行”,这样的提醒通过短信、工作群直达1万余名交通运输从业者手中;班线客车首班反馈制度,供公司研判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并第一时间传递到公司,让后续车辆能安心行驶,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市交通运输局深入一线开展安全宣传
事故预防环节,更显治理精度。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排查、辖区行业部门交叉排查、每月定期“大曝光”等“拉网式”隐患排查整治措施,1700余处隐患得到排查整治、77个地灾风险点得到严密管控,“地毯式”排查成果累累;在行业企业全覆盖开展安全生产“红黑榜”监督管理,每季度向社会公布红黑榜单,23家红榜企业与5家黑榜企业的鲜明对比,用“红榜”激励和“黑榜”惩戒杠杆撬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697起联合执法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则彰显了“零容忍”的态度。而“安全生产月”里发放的6000余份宣传资料,更让安全意识走进寻常百姓家。
应急预备环节,“1+9”应急预案体系与“半小时应急圈”如同隐形的盾牌。18支救援队伍、422项应急装备、260辆应急保障运力,让交通运输领域在突发状况前有备无患。
遂宁开展水上安全应急综合演练
实战预练环节,让应急防线更坚实。“我是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现场指挥官,大家听我指挥!”遂宁富临运业有限公司在客车侧翻应急演练过程中,驾驶员正指挥乘客有序救助伤员和紧急撤离疏散。今年市、县两级4次综合性演练与60余次企业专项演练,让每一个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现场指挥官了解自身职责,让每一名一线人员在“实战”中练就了快速处置的硬功夫。
从“安全课堂”的警示到“邀请式执法”的创新,从“日研月判”的细致到“半小时应急圈”的高效,遂宁交通运输局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层层织就一张张守护民生的安全网,为遂宁高质量发展铺就平安底色。
(编辑:郑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