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日,成都至攀枝花双向直达动车正式开通,单程运行时间由原来的5个半小时缩短至4个半小时。这不仅在攀枝花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更令每一个攀枝花人、每一个攀钢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当日,攀钢冠名的“攀钢号”动车首发,成为成昆复线上一道新的靓丽风景。记者了解到,成昆复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全长约900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该线全路段钢轨及道岔轨全部由攀钢提供,共计14.1万吨,型号涵盖60N U75V热轧钢轨、部分热处理钢轨、60AT1道岔轨。
在国内高铁轨道中,每三米钢轨就有一米来自攀钢生产。从青藏高原到海南环岛,从乡野到城市,从中国到世界,攀钢钢轨正在“拉近”城市的距离。就飞驰的“攀钢号”而言,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方便与快捷,更是成昆复线上一座攀钢的“移动展厅”,承载着中国钢轨闪耀的“国家名片”。
成昆复线上飞驰的“攀钢号”
一条英雄之路
1970年7月1日,举世闻名的成昆铁路建成通车,拉开了攀西资源开发利用的序幕。
1970年7月1日,攀钢炼铁厂一号高炉流出第一炉铁水,打开了攀西资源宝库的大门。
2023年7月1日,成昆复线成都至攀枝花双向直达动车“攀钢号”首发。
时光无言,岁月有声。
这组跨度53年的数据,刻印了攀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攀枝花市交通的变迁。飞驰在成昆复线上的“攀钢号”,仿佛是一台流动的“时光机”,身后是攀钢波澜壮阔的岁月。
“建不建攀枝花,不是钢铁厂问题,是战略问题。”上世纪60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作出建设攀钢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最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冶金专家、制造专家、土建专家……近10万建设大军,从祖国各地奔赴攀枝花。
然而,那时的攀枝花,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配套设施一无所有。建设大军首先坐车到昆明,再乘坐汽车进入渡口市(攀枝花)。最难的是运输大件物资,除了用平板拖车装货以外,还要配备1台牵引车、1台通勤车和5台材料车,随车人员达20余人,并带有钢轨、枕木等器材。如在行车当中,桥梁承载能力不够的情况下,随车人员在桥上用钢轨铺路,分散荷载,再用枕木加宽路面。如果路面坡度太陡,就要出动牵引车。
而这样复杂而精细的运输过程,一天能走多远的路呢?相关资料记载,1969年4月,有4名驾驶员驾驶两台拖车,从昆明运送两台“大件”到攀枝花,当车行至龙家村时,遇有急弯无法通过,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拆除民房再通过。为了保住民房,司机开着车一点一点地向前移动,200米的路段走了4个半小时。
再苦再难,也不能阻止中国人民。1964年8月毛主席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战斗号令,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30多万筑路大军深入攀西崇山峻岭,在被多国专家断言的“筑路禁区”,通过肩挑人抬,水运马驮,用血汗筑成了一条英雄路。
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通车,震惊世界。它创造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联合国将成昆铁路、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并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随着成昆铁路开通,攀钢的建设也取得了重大成就。1970年7月1日,攀钢一号高炉出铁,打开了攀西资源宝库的大门。仅用5年时间,攀钢就建成了年产15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为改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开发攀西资源、建设大三线作出重大贡献。
“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些承载着时代烙印的豪言壮语,是“三线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近半个世纪的运营中,成昆铁路成为对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命线”。攀钢依靠成昆铁路的运力保障,采购大宗原燃料物资,并把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和世界各地。
成昆复线通车后,成昆铁路运力进一步释放。攀钢与成都铁路局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攀钢号”动车组惊艳亮相。
停靠在成都南站的“攀钢号”
一座“移动展厅”
7月1日8点23分,“攀钢号”C41次列车从成都南站首发,直达终点攀枝花南站,标志着从成都南到攀枝花南站的双向直达动车“攀钢号”正式开通。
站在成都南站地铁入口处,映入眼帘的是“攀钢 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排头兵”“中国有铁路的地方就有攀钢钢轨”等极具震撼力的主题文化墙。“对于攀钢人来讲,文化墙上的内容,我并不陌生,但在成都南站看见,心里确实有种自豪感。”当天,刚刚参加完第十九届西博会的攀钢职工龙勇正要返回攀枝花,恰遇“攀钢号”首发。
来到成都南站一号站台,看着带有攀钢标识的“攀钢号”,龙勇不由自主地举起了手中的摄像机,并把最新视频素材及时传回了攀钢传媒中心。8点23分,“攀钢号”C41次列车准时开跑。“象牙微雕 美丽攀钢 欢迎您乘坐动车组列车”,列车广播里传来动听的声音,全车旅客兴奋不已。
“坐着‘攀钢号’回家,4个半小时就到家了,太方便了。攀钢不愧为大企业,不仅为国家作贡献,也为我们市民谋福利,希望攀钢发展得越来越好。”
“‘攀钢号’打造挺用心的,行李架、显示屏、窗户、小桌板等细微处,都能看到攀钢元素,印象很深刻。”
“攀钢钢轨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铁路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攀钢,了不起。攀钢人,了不起。”
……
动车上,乘客对“攀钢号”的赞美,对攀钢和攀钢产品的认同,从侧面表明,攀钢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取得的重大的成就,真实地被社会各界“看见”。
基于让人“看见”,“攀钢号”的打造做足了功课。
从策划、方案落地、到正式开通,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西部物联与成铁局客运部、西昌车务段、成铁传媒等多家单位反复沟通协商。“总体思路是以全景式展现攀钢的历史、现在、未来为主线,以战略使命为牵引,以攀钢精神为底蕴,以核心产业为重点,用‘充满力量’的主题词和‘彰显美好’的设计图来讲述攀钢品牌故事。”攀钢政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攀钢号”为载体,让人们感受到钢铁的“刚毅与温暖”“担当与可靠”,传递攀钢“制造更优材料,创造更美生活”的品牌理念,展示新攀钢、新魅力。
醒目,耀眼,是被“看见”的核心要素。“攀钢号”的车身,以绿色为主基调,车身上方鞍钢集团标识为红色,“制造更优材料,创造更美生活”愿景目标字体采用白色;车身中间以黑色为底,特大“攀钢”二字也以白色呈现;在车身局部,则以黄色搭配。整个色彩搭配,明亮清爽,让人眼前一亮。
在“攀钢号”车厢内部,车门玻璃、行李架上方、座椅板等处,张贴的海报纸上,攀钢元素随时可见。雪白的座椅头枕巾上,印着“攀钢”“制造更优材料,创造更美生活”等元素。车厢内LED显示屏滚动播出“象牙微雕 美丽攀钢”字样……
一列“攀钢号”,一路“攀钢情”。攀钢元素的融入,让“攀钢号”成为了成昆铁路上的“移动展厅”。
攀钢重轨生产线
一张国家名片
如果说“攀钢号”是成昆线上的“移动展厅”,那么成都南站和攀枝花南站就是展示攀钢发展成绩的“新地标”。
在成都南站和攀枝花南站的文化长廊、文化墙打造过程中,从选材到形式,都作了深入思考。几易其稿,最终把攀钢钢卷、钢轨、汽车用钢等产品,在建筑、交通、能源等领域中的运用融入画面。同时,将攀钢的厂房、攀枝花地形地貌特征融入设计之中,展示了“攀钢制造”企业和城市特色风貌。
“从现场效果来看,车站人流量密集,在此打造画面丰富、立体、表现力强的文化长廊和文化墙,动感十足,让人印象深刻,确实是塑造攀钢品牌的一个好地点、好时机。”这是乘客的普遍评价。
历经五十多年发展,攀钢完成了从“钢坯公司”到“钢材公司”的转变,形成了以大型材、板材、钒钛、管材、特殊钢和优质棒线材为代表的系列标志性产品。钒氮合金筑梦奥运“鸟巢”,高端钛白粉打破国外垄断,攀钢钢轨更是铺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钢轨闪耀的“国家名片”。
好产品,也要有好推介。近年来,攀钢积极参加西博会、西洽会、冶金展等重要展会和重要论坛,组织制作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钒、钛、铁路用钢、汽车钢、特殊钢等产品标准展件,充分展示新攀钢建设发展成果,提升行业影响。定期更新完善攀钢形象宣传片、形象画册等文化产品,进一步规范鞍钢标识应用,实现品牌推广一致性。
如今,攀钢通过不断发展,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攀钢、认识攀钢、走进攀钢。随着攀钢品牌形象不断擦亮,攀钢的美誉度不断提升,成为。
当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速度突破350公里,当华丽伸展的高铁轨道横贯帕米尔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呼啸而过的列车向世界宣告:这是攀钢速度,这是中国速度。
穿越历史的长河,如今的攀钢,正循着“努力成为鞍钢集团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重要支撑极”的发展战略,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整装再出发。
姜建国 胡毅 川经瞭望记者 徐杨
(攀钢日报供图)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