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试验线上,进行了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这辆氢能源市域列车生产下线于新津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成都中车长客生产基地,而作为该列车核心部件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由位于四川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全国首列,内置氢能动力系统最高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氢能是一种清洁、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大、获取方式多样、制取和使用过程清洁等特点,是国家推进“双碳”战略落地的重要新型能源选择。近年来,氢能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速,是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发展产业。
不同于传统列车依靠化石能源或从接触网获取电能驱动,这次成功达速运行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内置氢能动力系统,为车辆运行提供强劲持久的动力源。试验数据显示,列车每公里实际运行平均能耗为5千瓦时,满足车辆设计的各项指标要求,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款列车应用了多储能、多氢能系统分布式的混合动力供能方案,同时采用了中车长客自主开发的氢电混动能量管理策略和控制系统,实现了整车控制的深度集成,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同时提高供能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最高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
“我们在完成氢能源市域列车氢动力系统及其关键部件耐久、高低温、振动、电磁兼容、防火安全等方面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不同速度等级下能耗、续航里程、可靠性、牵引、制动、动力学等整车试验。”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王健介绍,首次验证了氢能列车在-25℃至35℃环境温度下的实际性能,试验结果中各指标均达到车辆设计要求。
为进一步深化轨道交通氢能技术研究及试验能力,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搭建了氢能“储-加-用”一体化试验平台,建成了氢能源列车多场景试验线,配备了撬装式加氢站,实现了车辆试验过程中的氢气快速加注,满足车辆试验运行的加氢需求,提高了试验效率和便捷性。
四川荣创新能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在荣创新能厂房“系统装备区”,一个个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整齐排列,每个发动机系统大小不足2立方米,却承载着带动百吨轨道列车运行的重要任务。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心脏”,也是其最核心的部位正是这样的“小”电堆。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氢能及储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荣创新能董事长陈维荣表示,他带领的研发团队通过技术攻关破题之后,目前团队研发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系统最高能量转化效率达到64.47%,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由于摆脱了接触网运行条件的束缚,车辆可以广泛应用于现存的非电气化线路区段,大幅提升市域车辆的应用范围,同时避免了进行电气化改造带来的庞大基建投入和维护成本。”陈维荣说,目前氢燃料电池已开始在乘用车、客车、物流车、市政车以及发电等领域推广应用。
自主研制,集成多项前沿技术提升列车安全性与司乘体验。
据了解,该列车由中车长客股份公司联合成都轨道集团共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于2022年12月28日首次在成都新津下线。
列车下线仪式
列车前端采用全包设计,流线型车头具有优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最大载客量将达到1502人(按9人/平方米)。车辆集成了众多智能前沿技术,司乘体验更舒适。
在智能控制方面,车辆采用最高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赋予车辆自动唤醒、自动启停、自动回库等智能功能。采用车-车通信系统,优化了车辆控制流程,极大地提升列车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在智能监控方面,设置多个智能检测系统,数千个智能传感器,像带着随车医生,随时自体检、自感知。
此外,首次采用5G大容量车地通信,实现车地信息传输的多网融合,以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列车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保障行车安全。
在智能交互方面,应用OLED车窗、双曲面屏、超薄屏等智能化乘客信息显示技术,实现视频直播观看,出行信息查询;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可根据车外环境自动调节亮度及色温,提升乘坐体验。
氢能市域交通具有清洁环保、运维简单、建设周期短、固定投资少等优势,具备高速度、大运量、快速乘降、安全智慧等特点。列车的动力特性与市域交通“快速运行、快启快停、快速乘降、舒适度高”的要求完美契合,能够进一步助力实现都市圈内城轨、市域(郊)互联互通,适用于“市中心-市中心”一站直达零换乘等应用场景。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试验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氢能源技术研发应用中的重要里程碑,将进一步助推实现高端交通载运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交通载运装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