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成都的底色是什么颜色
那一定是生态绿
从连绵不断的横断山脉
到奔流不息的锦江河畔
今日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城市
处处绿意盎然
供图:@三晋与嘉绒
自2014年获批
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来
绿色低碳正加快成为
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今天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
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
看看成都轨道集团奋力书写的绿色“成绩单”
👇👇👇
扛起绿色交通首位责任担当,从顶层设计上落实“轨道引领、公交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绿色出行、TOD营城、轨道生活、轨道产业“四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助力绿色生态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和最鲜明的底色,在成都遥望雪山,已融入市民的生活日常。
注:“站点周边800米范围满足34%人口通勤,居全国第二”数据源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发布版)》。
为提升市民步行至地铁站点便捷性,成都轨道集团全面构建与超大城市空间格局相协调、与都市圈共生共融的轨道交通网络,全速推进在建第四期项目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实现成都市主体功能区、重点行政区、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全域覆盖,轨道交通对人口岗位的集聚态势良好,市民出行便捷度有效提升。
持续推进“绿色织网”行动,与机场、国铁、公交及共享单车联合运作,推动中心城区范围内地铁站50米内公交站点覆盖率达到94%,助力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体系;持续擦亮“文明365”全国榜样品牌,不断提升绿色出行功能品质,成都轨道全面融入市民生活,成为万千市民绿色出行最依赖的选择。
坚持建设绿色TOD,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全速推进TOD项目建设,搭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多层次公园体系,修建景观化城市绿地、城市“口袋公园”,塑造功能复合、尺度宜人的公园城市空间形态,让“推门见绿、望山见水”成为市民生活标配。
推进智慧城轨建设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制定实施“智慧城轨2.0”“绿色城轨”“数智化发展”顶层规划方案;推进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极端天气下的车站用能设备节能分级项目》等多个项目获评行业“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创新项目一等奖”,以“智慧出行”开启市民乘车新体验。
争当绿色出行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在成都地铁APP上线“碳惠交通”绿色出行积分平台,每月开展“绿色低碳出行日”“文明乘车日”等乘车优惠活动,用心用情讲好生态故事,鼓励引导市民出行向绿色低碳方式转变,助力市民享受更多元的城市低碳生活。
实施生态友好的绿色工程,建立“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问责制”一体的工地空气污染防治工作机制,从强化湿法作业、推行新型防尘设备、运用智慧监测,采用绿色低碳工艺工法和高能效施工机械,减少施工建造过程中的直接碳排放。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紧扣制造强市、产业建圈强链等战略,与重庆轨道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共享西部轨道产业发展机遇;加大延链补链力度,加快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助推成都成为全国轨交产业链最齐备的聚集地之一,助力市民享受低碳生活。
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生产、办公全过程,逐步采用亮度调节、分组控制等方式提升照明资源的可调节能力,形成“日常”“节电”“强节电”三种分组控制模式;建立完善监、测、管、控运营体系,分梯度降低运营能耗和成本,提升能耗管理水平,减少运营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无纸化办公、开展废旧工装回收整治、倡导节约用电,推动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在绿色发展中推动交通结构调整优化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推进轨道与城市深度融合
成都轨道集团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在新征程上绘就“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新图景
(编辑:郑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