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都安逸巴适的生活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这背后有什么“流量密码”?在7月31日举行的“文化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成都市文广旅局负责人郭德刚介绍了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成都拥有众多优势条件。成都拥有厚重博大、特质鲜明的人文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成都的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是我国第三个拥有两个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文化、体育活动在蓉举办,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奠定了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坚实基础。文旅部牵头印发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把成都定位为极核城市,《四川省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规划》再次赋予成都引领全省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重要使命。
相继建成的一批国际一流的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让成都的高品质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今年7月,2023成都双年展开展,荟萃了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的476件全类别的当代艺术作品,同时,还在全市各种艺术空间举办了24个平行展,以及成都博物馆举办的“汉字中国”等各种文博和美术展览,还有正在公演的舞剧《大熊猫》以及各种演艺活动,丰富和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在持续提升各种品牌旅游景区景点品质的同时,每年推出100个“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涌现出夜游锦江、东安湖世界大运公园等公园城市场景旅游化转化的网红打卡地,进一步激发了旅游消费新需求。
“成都旅游业总体实力保持全国第一梯队,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被世界旅游联盟评为‘中国最受全球旅客欢迎的10大旅游目的地’。”郭德刚介绍,成都的城市旅游品牌更加清晰,传播更加广泛,并且初步形成了大熊猫、古蜀文化、三国文化、诗歌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时尚文化等7个特色文旅IP体系,国家级旅游品牌数量26个,位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同时,成都围绕“大师、大作、大厅、大街、大团、大赛”,推进国际音乐之都建设,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汇集音乐企业3500余家、音乐演艺品牌21个、音乐艺术院校及设有音乐艺术专业的高校19所、音乐唱作人才6.45万人、音乐演出院团42支,形成了音乐产业集聚区4个、音乐特色小镇5个,拥有城市音乐厅、露天音乐公园等专业音乐演艺场馆76个、录音棚124个,每百万人拥有演艺场馆数量达5.28个,各类市场化的音乐节会年均举办超2000场次、演出票房近4.5亿元,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中国音乐演艺“第三城”。2022年,音乐产业产值达503亿元,带动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约33.5亿元。
据了解,今年秋天,各种演唱会、音乐会将在成都扎堆举办,包括深受观众喜爱的李宇春、薛之谦、张学友等,以及星巢秘境音乐节、马克西姆古典跨界钢琴演奏会。到成都听音乐、看演出,已经成为了许多青年“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新动力。
(记者 胡敏 苏俊文/图)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