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四川水运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四川水运提质倍增五年行动的起步之年,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坚持将水路运输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大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局中思考谋划,锚定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目标,着力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智慧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为四川交通强省建设不断注入发展“新动能”。
01基础先行 推动航道通达通畅
岷江(龙溪口枢纽至宜宾合江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河段全长47公里,是岷江162公里国家高等级航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内河Ⅲ级航道标准建设。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泄洪冲沙闸完成过流验收,发电厂房主体结构已施工至高程233.5米,占总工程量的65%。从岷江到渠江,四川充分发挥涉水项目拉动效应,一个个重大水运项目提速竞跑,将成渝地区航道连线成网,成为推动西部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为着力提高航道通行效率,四川省交通运输厅会同省水利厅、省能源局、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印发《四川省通航建筑物运行调度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解决全省通航建筑物开放时间和停航检修时间不统一、养护管理不规范及枢纽水位流量不满足航运需求等难题。此外,组织开展嘉陵江通航建筑物2024年度集中检修,完成航道养护技术核查,常态化开展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等高等级航道尺度实测并对外发布,指导航道段养护单位、通航建筑物运行单位及时清淤,确保航道通畅。
据悉,预计四川省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到年底完成60亿元,将连续三年超60亿元,继续保持连续九年超50亿元强劲势头。高等级航道新增75公里、突破2000公里,“一横五纵多线”半叶脉航道网基本形成,水上出川大通道进一步畅通。
02政策引领 助力运输提质增效
“水运‘以奖代补’政策实施以来,真金白银的补贴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更新改造的内生动力。全省新成立长途水运企业17家,新发展集装箱运输企业4家、全省共达到6家,累计新增货船115艘、51.87万载重吨,新增货船平均吨位达4510载重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四川省航务海事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水运扶持政策加快兑现,中长途运输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实现快速增长。今年1-11月,全省水路货运量完成5755万吨、货物周转量257亿吨公里、港口吞吐量完成398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2.4万标箱,同比增长13.34%。泸州港中欧班列和11条铁水联运班列稳定开行,宜宾港铁水联运班列5月正式启运,全省内河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实现全覆盖。稳定开行长江宜宾港、泸州港至长江中下游的集装箱航线和嘉陵江广元、南充、广安至重庆集装箱水水中转航线运输。全省运输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全年全省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货运量达2000万吨、同比增长6.5%,将助力物流降本6亿元左右,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03多向发力 提升安全应急水平
在一些交通欠发达的地区,渡运是当地群众出行的重要途径,更是水上交通“时时牵挂、放心不下”的重点。据悉,2024年四川省新建成“平安渡运”项目58个,在建49个,整合撤并渡口86个。
除深入推进“平安渡运”工程外,四川航务海事系统常态化整治船舶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三无船舶”99艘,注销拆解安全环保不达标船舶240艘。开展夜游船专项整治,积极推进水路客运船舶船岸靠泊问题规范,高标准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针对四川汛期气候多变、洪涝灾害易发的特点,落实流域风险研判、信息同享、预警联动等协助机制,发布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提示34次,细化防汛措施,压紧压实防汛责任,成功应对渠江、嘉陵江等流域16轮较大以上洪水,实现“零事故、零死亡、零跑船、零污染”,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04逐绿而行 发挥水运生态优势
当前,水运的绿色潜力正不断发掘,金山银山的“好价值”与绿水青山的“好颜值”正加速实现双向奔赴。
稳步推进运输装备“油转电”,重点水域港口码头岸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已达93%,靠港2小时以上船舶全部使用岸电。全省投用新能源船舶74艘。新建6个“零碳渡口”,累计已建成14个“零碳渡口”。长江经济带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广泛使用,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受到全流程监管,全省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联单转运处置率分别达到99.74%、99.75%、99.22%,沱江、涪江流域8个市全域实现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
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加快淘汰老旧落后运力,全年计划报废老旧营运船舶140艘、2万总吨,补助资金近1785万元。在建重点水运工程引入生态保护整治工艺,减少天然建材用量、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其中岷江犍为航电枢纽仿生态鱼道、鱼类增殖放流站等项目投资已超2亿元。
05科技赋能 智领水运创新发展
8月,四川绿色智能船舶研究和发展中心在宜宾揭牌成立;9月,宜宾绿色智能船舶亮相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目前,宜宾正加快建设绿色智能船舶技术创新平台,推动船舶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绿色船舶示范应用样板。
科技赋能助力航运高质量发展的例子不仅仅在宜宾。在泸州港,集卡车在进港前,司机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泸州港智能闸口预约系统”申请,报备车牌号、货物、集装箱号等信息,申请成功后到达港口20秒钟即可进闸。“智能闸口只是泸州港5G智慧港口建设的一个缩影。”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科技信息部负责人表示,“现在泸州港的5G智慧港口建设已完成数字孪生应用服务系统、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等9个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水上交通智能监管水平和行业信息化水平,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通过实施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升级改造,新开发四川省平安渡运省级监管平台,推进渡口运行安全状态实时自动监管,全省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水路视频监控在线率达到76%,船舶定位数据在线率达到64%。
下一步,四川航务海事部门将继续紧紧围绕推动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思考谋划水运发展创新、改革和突破方向,更好发挥水运在调整运输结构、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四川水运从“突破”到“提升”再到“长远振兴”的不停步式发展,为四川现代化建设当好水上开路先锋。
(编辑:郑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