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通江县境内,镇广高速广纳通江河特大桥项目正在加快建设。程聪 摄(C视觉)
01
抓发展实现“四个高于”
公路水路建设投资高于去年水平、力争达2800亿元;争取中央补助资金高于去年水平;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速、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2
优路网完成“1911”任务
高速公路开工1000公里、建成9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1600公里、农村公路10000公里。
03
惠民生实现“3355”目标
新增3条出川大通道,新增3个县(红原、金阳、雷波)通高速,新增5000个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新增及更新营运客车5000辆以上。
04
强产业实现“两拓展两融合”
拓展新兴产业应用场景,拓展物流产业发展链条,深化“交旅融合”“交能融合”,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绿色低碳走廊。
05
保平安实现“两遏制两下降”
坚决遏制重大群体性事件,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高站位支撑重大战略实施
●高质量推进路网完善提质
●高效能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高质效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保障行业安全稳定
●实施“织密三州网”路网填白提质行动
●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
●实施“打造精品线”交旅融合建设行动
●实施“建强一条链”现代物流建圈强链行动
●实施“畅行千万村”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
1月中旬,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确定了“五大重点”“五大行动”等工作任务,明确2025年工作目标,提出全年公路水路建设完成投资要高于去年、力争达2800亿元,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拓展物流产业发展链条和新型产业应用场景,深化“交旅融合”“交能融合”等。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交通运输工作怎么看?怎么干?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看路网 明确“服务重大战略、优化路网结构”两大方向
高速公路开工1000公里、建成9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1600公里、农村公路10000公里……在2025年工作目标中,公路水路建设仍是重点,且建设里程数高于往年。
“四川的公路总里程数超过41万公里,位居全国第一,但路网结构问题突出。”交通运输厅负责人直面短板:看通道,全省公路水路中长期规划中,出川大通道有83条,但目前仅建成37条,连接西藏、青海的高速通道仍未全线贯通,长江川境段常年仅能通行千吨级船舶;看区域,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的公路网密度不及我省其他地区六分之一,全省仅剩的不通高速的34个县域基本位于三州地区;看标准,约三分之一乡镇不通三级公路、三分之二建制村不通双车道公路。
与此同时,当下交通运输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多个国家战略在川叠加,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的“含金量”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中央陆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持续加大对“两重”“两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机遇难得,如何发力?会议明确两大方向:服务重大战略、优化路网结构。
服务重大战略,从具体项目看,将继续加快西昌至香格里拉等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成都至峨眉山等12个高速公路项目、国道542开江至开州升级改造等国省干线项目,力争成功招商炉霍至康定新都桥、广安绕城西、重庆至赤水至叙永等高速公路项目1000公里以上,加快推动渝广同城大道等项目前期工作,以及深化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提升省域经济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能级的项目。
从方向来看,西向加速打通出疆入藏通道,南向加快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东向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北向扩能京津冀至成渝主轴、畅通川陕蒙俄走廊,加快完善“四向八廊”战略性综合交通大通道。
优化路网结构,将着力“联通、补白、提质”。联通,即重点打通省际高速公路大通道、国省干线“瓶颈路”“断头路”和航道达标升级项目;补白,即重点推进民族地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待贯通路段建设;提质,即加快成都放射线高速公路等繁忙路段扩容,实施一批城镇过境拥堵路段改造,推进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乡镇通三级、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建设。
此外,三州地区的交通建设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5年将实施“织密三州网”路网填白提质行动。目前,交通运输厅正编制《三州地区“十五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规划》,将全面启动新一轮三州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
凉山州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2025年将加速推进宜攀、西昭、乐西、西宁、西香、会禄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攀盐、金西、昭普3个高速项目的相关前期工作,确保乐西高速、宜攀高速攀宁段全线建成通车,力争实现西昭高速西昌至昭觉段贯通,多条国省干线畅通畅连。
看物流 打通物流通道“肠梗阻”,推进“建圈强链”
交通物流是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领域。2024年,全省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为14.4%,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追赶”全国平均值,如何施策?四川将打出“组合拳”。会议提出,从提升基础设施能级、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拓展信息开放共享、加强标准制定应用、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等5个方面,高效能推进物流降本增效。
“我省物流通道‘断头路’‘瓶颈路’问题突出,还有6处省际高速公路、37处国省干线未完全贯通。”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与统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完成《打通物流通道断头路瓶颈路专项实施方案(2024—2027年)》编制,计划近期印发,推动具备条件的省际、市际“断头路”“瓶颈路”应通尽通。2025年我省将加大川甘、川陕等6处省际高速公路待贯穿路段协调力度,加快建设G108蒲江县鹤山至联江段等21个项目,打通一批物流通道“肠梗阻”。
此外,我省还将结合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支持实施一批重要物流节点铁路专用线和公路联络线建设,全面提升重要物流园区、节点路网通达和集散能力,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目前,交通运输厅正研究出台多式联运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支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形成功能完善、转运高效的“1+4+N”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不仅要提升“硬件”,“软实力”也需加强。
在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方面,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处正编制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提质实施方案和2个行动方案,在省级制度层面形成“1+2”系统设计。
我省将以多式联运为抓手,出台激励政策,培育一批多式联运企业和龙头企业,建设省级多式联运数智平台,汇聚“铁水公空邮”综合物流全要素资源,开发多式联运智慧物流服务产品,打造一批铁水(海)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精品路线,引导支持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推动“散改集”“小改大”。
现代物流已纳入全省“15+N”重点产业链,如何推进“建圈强链”?
不久前,《四川省现代物流产业链图谱》发布,绘制形成“1+3+3+1”图谱,精准识别9家省内链主企业,针对性地提出20家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招引方案,指导有关市(州)做好企业招引培育、功能设施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等工作。
目前,全省现代物流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方案正在制定中,将通过政策支持招大引强,打造覆盖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生态圈,“量体裁衣”发展制造业物流、农产品物流、商贸物流、寄递物流、特种物流等,加快建立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构建以成都为核心、泸州和达州为两翼、协同遂宁等多节点的“一核两翼多节点”现代物流产业布局。
看水运 聚力攻坚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水运市场
聚焦水运振兴发展,会议提出,实施“畅通一条江”航运振兴发展行动。
“这里的一条江不是特指某一条。”交通运输厅负责人表示,而是“一江一策”,以“长江等级提升、嘉陵江提效、岷江畅通、金沙江联通”为发展思路,集中资源攻坚,突破航运制约,改变内河水运“慢小弱”的现状,提升水运货运量在综合交通货运量中的比重。
聚力攻坚畅通岷江航运。目前,岷江下游正在实施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工程,4个梯级枢纽全部开建,航道整治已全面拉开。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工程全部建成后,岷江乐山到宜宾段将成功升级为三级航道,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丰水期甚至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相当于把“长江黄金水道”向上游延伸160余公里。
2025年我省将持续推进老木孔、东风岩航电枢纽建设,并力争建成龙溪口枢纽、开工建设岷江龙溪口至宜宾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最快2027年实现岷江下游三级航道初步贯通。
在岷江中游,尖子山枢纽建设正在推进,板桥枢纽、张坎枢纽、眉山川滇藏公铁水货物转运中心等前期工作即将展开。
筹备多年的金沙江航运年内也将迎来大动作——金沙江向家坝库区宜宾段、凉山段航道和四川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库区翻坝转运设施都将于年内开工。
此外,在嘉陵江上,我省将协同重庆推进嘉陵江井口枢纽尽早上马;在渠江上,渠江风洞子梯级建设持续推进;在涪江上,三星船闸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发力,水运市场也在加快培育。2025年我省将搭建港航企业、货主企业交流平台,推动“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以货引船”;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船型,全年计划新增船舶运力55万载重吨,力争中长途大宗货物运量增长20%。
省港投集团负责人透露,2025年将实施水路运输提质倍增行动,推进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五港整合”,实现“五港”物流、信息、收费等方面无缝对接和协同发展,并将通过新建、购买、租赁等方式持续增加船舶运力,预计总运力规模将超过13万吨,推动我省船舶运力向大型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