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清路是我们出行的必经之道,经过改造建成了宽6.5米的水泥路,现在有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提起家乡这些年的变化,平武县江油关镇建筑村村民李老伯心里满是欢喜,南清路共设置24道回头线,现已是小有名气的“网红十八弯”打卡地,成为当地重要的民生路、产业路和致富路。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全域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9个县市区全部开展“四好农村路”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成功创建2个四川省“金通工程”样板县、69个示范乡镇、203个示范村,示范路长约1700公里。
坚持路产融合 建设乡村振兴之路
日前,216省道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至青片乡灾毁修复整治工程顺利竣工,一条平整、宽敞的沥青路在大山间蜿蜒。刚打算下田务农的张大叔扛着锄头,走在沥青路上,眼里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笑着说:“这路修好了,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青片乡是北川最偏远的乡镇之一,自然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底蕴浓厚,这几年依托便利的交通,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建设“四好农村路”,不仅要让农村群众更好享受交通均等化服务,更要为农村带去人气、财气。绵阳市坚持创新融合,聚焦“农村公路+”模式,建设乡村振兴之路。自2022年以来,已累计建成乡村振兴产业路、幸福美丽乡村路76.83公里,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1931.74公里,村通硬化路716.35公里。
农村公路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蓬勃发展,形成涪城、游仙、安州、三台市域核心区“科技工业”+“乡村振兴”综合大环线,江油、梓潼“农产农旅”区域环线,平武、北川“康养文旅”特色产业带,三台、盐亭农产特色产业带,构筑“两环两带”路产融合新局面,将农村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转变为发展优势,促进科技产业、生态文旅、农村经济“三大板块”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健全养护机制 守护畅安舒美之路
“接到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请各公路管养单位落实措施,积极应对,切实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接到预警后,梓潼县宏仁养护站站长孔庆勇立即响应,对存在隐患的路段提前进行检查,第一时间值守在一线。
近年来,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盐亭、北川、涪城率先推行农村公路养护社会化服务改革,全市通过市场竞争引入11家专业公路养护单位,养护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与此同时,全市实施农村公路管理长效化、网格化、信息化,农村公路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同时,全域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助推实现“路长治”,落实县、乡、村三级路长2200余人。完善管理体系,利用“五步工作法”提升货运网格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市农村公路综合管理平台,促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精准化、科学化,建设45处超限治理不停车检测系统,开创治超新模式……
以“质量为本、安全至上”的公路管理理念为统领,为农村群众营造了安心、舒心、放心的出行环境。
完善运营体系 服务流通便捷之路
成网成环的农村公路通村达组、联通城乡,在此基础上,绵阳市“金通工程”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共同编织覆盖全市的农村交通物流网。行驶在路上的“金通工程”小黄车,在实现“交邮”融合、“交旅”融合的同时,更为村民出行、学生上学带来了便利。“一车多用、一人多能”,“金通工程”也为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在盐亭县九龙镇七里花乡现代农业园区仓库里,工人们正忙着打包直播间出售的花卉,一个个包裹整齐地摆放在框里。身着制服的盐亭县龙仙阁汽车运输公司“小黄车”司机邓纯勇将需要运输到县里寄出的快件一一搬上车,整齐码放。“这是我的‘兼职’,在没有接送客人时,我会帮七里花乡现代产业园运送快件,每月能增加3000元的收入。”邓纯勇乐呵呵地说。
绵阳市全域推进“金通工程”,让农村物流更便捷,农产运输更高效,百姓生活更方便。目前,已开通农村客运班线620余条,投入农村客运车辆1491辆,因地制宜开通“赶场车”“学生车”“医疗车”“惠农车”,保障全市153个乡镇、1804个建制村100%通客车;建成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56个、“金通邮快”驿站961个,新建村级寄递节点1478个。
“四好农村路”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大大提升了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目前,绵阳市正以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为契机,铺筑出环境怡人、出行安全、人民幸福的农村公路。
(伍剑 绵报融媒记者 唐舒琪)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