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十年来,芦山以大干苦干加实干的顽强拼搏精神,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对外通道,畅通内部循环,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铺筑起芦山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幸福之路。
交通先行入圈忙 融成渝联康藏
千年古道更顺畅
震后十年,芦山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恢复提升,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构建起了内联外畅、四向通达的交通网络;芦山成为雅安东融成渝的“北大门”,西向拓展的“大节点”。随着一铁路(川藏铁路),两国道(G318线、G351线),三高速(天雅高速、天马高速、雅康高速),多维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芦山的发展有了新道路,城市有了新未来。
十年来,芦山县坚持高规划引领、高水平建设,在优化交通布局的同时,全面、快速、高质量推动公路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间,先后实施G351连接线、灵宝路、邛芦路以及生态旅游环线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7个,总投资达12.6亿元。
十年来,芦山县新增国道14.6公里,较震前增长653%;新增省道96.13公里,较震前增长247%;新增农村公路585.7公里,较震前增长55%。新增、提升改造农村公路686公里,新建隧道5座、棚洞2座、桥梁20余座,8个乡镇(街道)公路、行政村公路通畅率均达100%。
科学重建路先通 工农旅水陆空
发展振兴加速冲
十年交通巨变,带来的不仅是人民群众出行方式的变化,更是芦山加快构建雅安东融成渝“北大门”、西向拓展“大节点”的创新开发新格局,促进交通与旅游、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
公路网络越织越密,不仅方便了市民通勤,也提升了物流运行效率,促进产业融合发展。15分钟上高速、20分钟达川藏物流园等更完备、更完善的区位交通优势已经显现,天雅高速贯通后将让芦山深入融入成都经济1小时圈。十年间,芦山县建成乡级、村级物流节点56个、物流受理点26个,发展物流、快递公司31家,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交通全覆盖。
高效顺畅的寄递物流体系加速了各类产品的双向流动。芦山白茶、马牛山茶叶、龙门花生等土特产正趁着便捷的交通网络走向全川、走向全国。
雨泥晴灰一朝变 通家门微循环
生活便利又安全
春光明媚,山乡浮绿,一条条蜿蜒的农村公路连点成线,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村庄和景点。为全力打造乡村客运主动脉,畅通物流微循环,盘活乡村客运资源,芦山县扎实开展“金通工程”试点工作,推动乡村路网提档升级、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促进乡村振兴,托起群众平安便捷“出行梦”。
十年交通变化,越来越多百姓走上了沥青路、水泥路,实现了“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便利安全舒适梦。从村庄到乡镇、从乡镇到县城、从主干道到小街道,纵横交错的乡镇公路、宽阔明亮的柏油马路、高效便捷的城市公交系统,铺就了芦山发展的“高速路”。
十年来,芦山新建国道停车服务区1个、综合服务汽车站3个;优化形成农村客运线路8条,投入运营车辆73辆,实现客运站点中心村全覆盖;公交车实行六十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惠及群众近2万人;织密农村出行网、城乡融合网,不断增强道路交通服务民生功能,2022年,芦山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成长的道路,每一条道路,都有一个发展的印记。芦山交通的印记来源于“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如今的芦山,道路交通不断内通外达,路网结构从补短板向增效能提升,道路运输从畅其流向优其流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供稿:芦山县委宣传部)
(编辑: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