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日下的加担坪大桥工地焊花飞溅,贯通后的鞋咡石隧道内机电线路定位精准……
作为乐山市打造区域交通物流枢纽的关键工程,S430沙湾区过境段改建工程(以下简称"沙湾绕城路")正以日均推进200米路基的速度冲刺建设节点。这条全长6.63公里的"民生动脉"建成后,将彻底改变货运车辆穿城而过的历史,实现“货车分流”与“城区提质”的双赢格局。
攻坚:70%进度的"高温作战"
在持续35℃的高温下,施工团队采用“晨5晚8”的错时工作制:清晨5点,加担坪大桥的钢筋捆扎声已响彻铜河沿岸;傍晚8点,鞋咡石隧道内仍有工人打着手电复核电缆沟坐标。“我们给工人配备冰镇盐汽水和可穿戴式降温马甲,既保进度又护健康。”项目总工程师张迪指着实时监测屏介绍。目前路基工程已完成100%,5座桥梁下部结构全部完工,整体进度较原计划提前15天。
这条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的绕城路,创新采用“分段平行施工法”:桥梁组、隧道组、路面组三线并进。其中控制性工程鞋咡石隧道比预期提前42天贯通,为后续机电安装赢得宝贵时间。据测算,项目投用后每日可分流800辆次重型货车,相当于减少城区40%的车流量。
破题:一道绕城线解两大民生痛点
“每天上百辆运矿车从校门口经过,家长们都提心吊胆。”铜河街道新都村小学校长李芳的感慨,道出沙湾城区多年顽疾。由于现有S430公路穿城而过,日均2.3万辆次的车流中,三成是运载建材、矿石的重型货车,不仅造成道路破损,更带来噪音、扬尘等系列问题。
沙湾绕城路通过“外环截流”设计破解困局。空间重构,新建线路沿城区外围布设,串联嘉农镇、铜河街道等4个物流节点。功能升级,同步配套智能治超系统与货车专用服务区。乘数效应,预计降低城区交通事故率28%,减少PM2.5日均浓度15%。
“以后送货再不用在城里堵半小时了!”物流司机王建军看着正在架设的桥面板笑道。沿线农户更关注道路带来的产业机遇——新园村葡萄种植户周明华已筹划开设采摘园:“货车不堵路,游客才好进来。”
展望:交通网上的枢纽拼图
在乐山市"三年攻坚行动"蓝图中,沙湾绕城路是连接成昆铁路复线沙湾南站与乐山港的重要纽带。其建成将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无缝衔接,助推乐山打造川西南物流集散中心。
“这不是简单的绕行路,而是区域发展的转换器。”沙湾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指出,项目同步预留了智慧交通设备接口,未来可升级为车路协同示范段。据预测,道路通车五年内,沿线将新增物流仓储企业30余家,带动就业超2000人。
眼下,建设者们正进行最后冲刺。随着9月启动路面沥青铺设,这条承载民生意愿的“分流线”、赋能区域发展的“传送带”,即将在2026年元旦前迎来通车时刻。当重载货车沿着崭新的柏油路绕城而过时,沙湾城区将迎来交通格局与生活品质的双重升级。
(编辑:郑楠 )